4年前的4月,国家宣布雄安新区成立。
4年前的7月,雄安达实成立,达实成为第一家入驻雄安新区的民营企业。
那一刻起,达实就与雄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雄安的4年,我们做出了不少成绩,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与建设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并以物联网企业的身份拿下鲁班奖。
4年后,我们回顾一下达实的经典案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9.96万平米,是新区第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建项目,目的是建设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的缩影,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板意义。它不仅承担着雄安新区的规划展示、政务服务、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还是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新发展理念的窗口。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实拍
整个雄安市民中心应用了大量建筑智能化及物联网技术建设,充分体现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智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
雄安是备受关注的智慧新城,雄安市民中心就是智慧新城的代表性项目。它是雄安新区最早的智慧建筑项目之一。项目于2017年12月正式开工,2018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开始服务当地市民。
达实深度参与了市民中心智能化部分的建设,为其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仅用133天,投入了352人,我们就助力雄安打造了新区的高质量标杆工程。更因为在建设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达实少见地以智能化企业的身份,荣获中国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鲁班奖。
既然是智慧新城的“智慧项目”,雄安市民中心必然有它突出的亮点: 打造现实空间与虚拟数字空间交互映射,融合共生的数字孪生园区,形成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雏形”。
这个读起来颇有些拗口的“数字孪生园区”概念,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新引入“最强大脑”,实现园区建设及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AIoT大屏
市民服务中心创新运用了达实公司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对建筑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打造了园区的“最强大脑”。
场景体验:“最强大脑”在园区物业总控室将来自34个不同厂家的25个子系统,共计19054多个物联网数据点实现互通互联,成为市民服务中心的物联网数据枢纽。实现物理园区与虚拟园区的同生共长,形成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微缩雏形。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新引入云端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大数据在云端的集中处理及整合。
基于云端的系统架构图
“最强大脑”实现了园区内数据的互通互联、形成了园区内数据的汇集、分析、管理和资源共享。再加上云端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将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上传给IoT云平台。市民服务中心可通过云端服务的数据分析,不仅可实现园区内大数据在云端的可视化管理,还可实现“最强大脑”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实现城市级的智慧应用。
场景体验:“园区内云端数据日均处理30万次以上,保障园区运维管理、应用及服务、资产管理的数据准确、稳定、高效、全面。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新建立了“1+2+N”服务体系,引入了共享办公、无感停车、无人零售等第三方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场景
“最强大脑”和云架构,为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融入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1+2+N”个人数据账户智能服务体系,单一雄安身份ID,面部识别、声纹识别两项生物识别技术,N项智慧应用,为入住者体验各种应用场景创造了便利条件。共享办公、无感停车、无人零售等第三方智慧应用的引入印证了智能化系统开放性与包容性。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新融合BIM+AIoT+FM,实现了设备设施的可视化运维管理。
BIM模型运维图
BIM(建筑信息系统)系统帮助市民服务中心建立了三维模型,FM(设备设施管理系统)负责建立市民服务中心所有机电设备的数字档案,在“最强大脑”AIoT的协调和调度下,三大系统形成了完美的可视化运维管理。
场景体验:当设备出现故障报警时,AIoT系统会自动检测到故障点,在最短的时间通知运维人员故障设备、位置以及故障信息。同时,系统会通过BIM自动切换到报警设备的最佳查看视角,然后通过FM打开报警设备的参数窗口,维护人员可通过FM系统快速查看设备的历史记录。使运维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设备进行维护,为市民服务中心的可靠运营提供了智能保障。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新采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能源管理精细化。
基于物联网感知技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则可以做到对园区冷、热、电等综合能源的全景监测,为精细化的能源管理建立了数据基础。同时,市民服务中心建立了能耗公示制度,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可得到园区整体及局部能源数据同比环比变化情况。
场景体验:达实自主研发的AIoT平台设有全类型数据统计及能耗提醒功能,每天向管理员发送能耗数据信息,让管理员更直观、及时的了解园区的能源消耗情况。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通过智能化系统,创新实现了安全防范、灾害预防以及信息安全的一体化保障。
市民服务中心,创新引入了建筑应力监测、位移监测等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大大增强了园区的灾害预防及防灾减灾能力。
信息安全方面。我们可对关键性数据采用加密算法来加密传输和存储;并用数字签名技术防止信息拦截和篡改,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信息窃取、不一致等安全问题;业务系统以及数据服务均采用统一化、精细化的权限认证和授权方案来有效提高信息安全。
在常规的智能化安防上,1200路高清摄像机实现了全园区的无死角监控。并对视频、门禁、防盗报警、消防等,全部实现自动联动报警,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园区的安防隐患。
场景体验:若园区内发生门禁入侵报警,可快速联动周边多路摄像机监控次区域,为园区安全提供保障。